当前位置:首页 > 赛雅资讯 > 赛雅新闻

河南田园综合体该如何运营?

如今田园综合体越来越热,大有“比学赶帮超”的味道,各种所谓的专业指导文章铺天盖地,但是有的却没有那么的实用,那么对于田园综合体我们到底该如何去运营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不理解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将田园综合体等同于休闲农业......这都是不少人“栽跟头”的主因。
  1田园综合体你懂吗?首先,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到底成不成立?按照很多文章的解释,综合体就是以农业作物为基础集休闲娱乐、劳作体验、居住、康养、商业为一体的农村新型休闲地。请问,在稻田、麦地旁边修房子有多少人去住?做商业谁来消费?康养是让老人重回男耕女织的生活吗?有人会说宋卫平不是这样做的吗?但宋卫平能做,你能做吗?你有宋卫平的情怀和实力吗?
  其次,农业休闲有很强的地域性,受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影响特别大,长三角、珠三角能做但不等于大西北的黄土高坡、大戈壁、沙漠能做,不等于一年有半年冬季的大东北能做。即使宋卫平先生现在做得风生水起,今后到底会怎样,现在又有谁能知道呢?
  其三,农业休闲不等于特色小镇,因为他不可能具备特色小镇的功能,面对的消费者也不一样,其开发模式、盈利模式更不可能一样。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其四,农业休闲也好,田园综合体也好,说白了就是农业观光带,是周边城市消费者周末没事去溜达一圈的地方,最多吃个农家乐就打道回府,你整那么复杂有用吗?所以,别把田园综合体整得太复杂,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搞的,别想着靠卖房子卖商铺,收点门票,做几个农家乐餐饮赚点小钱就够了。因为你本来投资就不大。
  2田园综合体需解决三大问题田园综合体或者说休闲农业最担忧三个问题:一是受季节气候影响,漫长的冬季怎么办?二是绝大多数游客都是以观光为主,一般当天返回,如何让游客过一夜?因为夜间消费一般是日间消费的三倍。三是如何让游客来了又来?
  田园综合体的主力消费群就是依托的中心城市,如果城市规模不大,其消费无法支撑,而田园观光一般观赏一次就很难再有吸引力。这三个问题不解决,田园综合体很难谈到长效发展。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甚至决定着你的项目到底能走多远。先谈第一个问题:漫长的冬季怎么办?我之前反复强调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做田园综合体的,因为气候对农作物影响是直接的,你不可能在稻田、在麦地都栽植梅花吧?那么冬季就必须依据气候特征考虑其他出路,其出路不在于农作物,而在于项目,有没有让游客必然会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