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该如何走出“特色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旅”这个产业涉及面不断的扩大,功能也是不断的增加,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散发出蓬勃的活力。
有人说,现在进入“大乡村旅游”时代;也有人说,不能再用“文旅”的思路去做“农旅”,我们不否认这些观点,但历经大棚房、新冠疫情的行业洗牌,现在“活下来”的“农旅”企业都逐渐摸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只不过,有的是看到“光明”,有的是走在“路上”。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这对整个“农旅”行业释放出积极信号,可以说,无论是新晋企业,还是正在摸索“特色之路”的农旅企业,能否在今后新格局下走出“光明大道”,获得“农旅”市场一杯羹,关键看是否找到真正的“特色内核”。
如何做真有内核的“农旅”呢?
1.资源上:要么因地制宜,要么出奇制胜
做“农旅”,就是从各个角度去整合资源、建立思路,它需要平衡和维护各方利益、各种关系,但“农旅”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在乡村资源的基础进行开发建设。能否合理、有效的找到适宜资源优势,能否充分挖掘、分析资源特色,是“农旅”项目能否成功的基础,也是关键。而在如今市场,简单的资源开发,照搬“文旅”思路来挖掘“农旅”资源,很容易走进“同质化怪圈”,因此,现在对“农旅”资源的开发,要么因地制宜,要么出奇制胜。
2.规划上:要么创意引领,要么落实到位
“农旅”,它既是旅游产品,又是经济组织、自然空间,还是一个行政组织,一个小社会。这与我们的农耕文明、以农立国有着紧密联系。对“农旅”的规划策划,不是在乡村进行房地产建设,也不是在农村规划“文旅”项目,更不是在乡村建设大型“都市游乐场”。或许在行业初期,某些规划策划设计,能恰在“风口”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如今日渐成熟的“农旅”市场,一份好的“农旅”规划策划设计,除了立足乡村,立足乡土资源之外,更要从创意、从落实角度,做到真正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
3.运营上:要么区域联动,要么产业融合
“农旅”项目的运营,不只是投资评估、建设开发,更需要从资源、从产品、从销售、从营销、从市场等多个角度的综合考虑。也许在行业之初,尚在蓝海市场中,找对方向的简单运营,便可实现目标。但在如今“农旅”市场环境下,切合实际的有效运营,不能“拍脑袋”的决策,需要区域联动或产业融合,进行适度“横向”、“纵向”的合理规模化发展。
4.服务上:要么精准明确,要么覆盖面广
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发展格局之下,“农旅”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目标人群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端市场的出国游逐渐转向高端国内游,中低层市场对“农旅”项目的品质要求日渐提高,无论是休闲农产品还是休闲农旅项目,都面临提质升级的考验。因此,在当今乃至以后的“农旅”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对服务进行完善,要么做到精准明确,要么实现覆盖面广的项目,才能在“农业农场现代化”的大潮中,扬帆起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