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赛雅资讯 > 赛雅新闻

乡村旅游经营失败都有哪些因素在里面

现在,更多的人喜欢上了乡村旅游,很多地方也都开始开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但是,在众多的乡村旅游项目中,成功的案例却是寥寥无几。那么,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完全是因为相邻或者相距不远的某个地方也发展乡村旅游。条件都差不多,它们能搞,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于是也没有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实地勘察和市场评估,就急急忙忙招商融资,大开阔斧搞起来。因为没有对乡村旅游业足够了解,甚至对乡村的资源、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没有去详细了解和挖掘,最后搞出来的旅游多数都停留在单纯的观光旅游上面,最多搞几个农家乐和几家小客栈,每天接待的游客就那么几个。而且当地人服务意识差,无法形成良好的旅游口碑,游客还会越来越少,直至最终荒废。
  项目不仅没有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把良好的乡村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很多乡村旅游景区为减少管理成本,就在本地随便招了几个人对景区进行管理和运营,有的甚至就是几个村管干部在管理,有的可能还会在村里找几个低保户作为临时管理员,为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旅游管理是非常专业的学科,就必须要专业人士来负责。
  整齐划一不好吗?这要分地点。
  现在去一些乡村,总能看到整齐划一、色彩样式相同的房子,平整笔直的路面。看起来似乎整洁漂亮,其实与大自然不协调,与农村本味不协调。对于看惯了城市整齐划一的市民来说,再来农村看同样的复制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乡村,游客去农村主要还是想要体验乡村特色和风情,如果把乡村开发得太过豪华,太过高大上,反而失去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开发乡村旅游,万万不能摒弃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
  忽视了现代文化的培育和开发
  一提到旅游文化打造,一般就注重传统文化挖掘,试图寻找历史的内涵。实际上,如果能够在现代文化娱乐体系方面下功夫,也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在这个方面,就要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各种文化人才,比如诗书画唱舞文等各个方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上,要确保“姓农为农”的根本宗旨不动摇。一方面是因为开发田园综合体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只要农民当家做主,把乡村旅游项目当做自己的,他们才会珍惜,才有干劲,才回主动去维护景区形象。
  乡村的原味不只是自然风光,更要融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乡村的淳朴风俗,以及乡村的社会治理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治理方式,宗族、家族,包括今天的村民自治、村规民约等等。这些原味是要结合乡村的现实,不要刻意去打造,从而形成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图画。
  乡村旅游,怎么进行传播?传播什么东西?当今时代,传统媒体、新型媒体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尤其新型媒体更为快捷、直接,鲜明的构图、视频,很能引起游客的兴趣。但是主要传播的是美景,以及好玩好吃的东西,往往一闪而过,难以激荡人们内心深处的心境。那么,真正让人安放心灵、追求恬静的乡愁及乡村意境,又该如何传播?该如何展现?这是开发商需要重视的问题!
  地方抓旅游,往往注重硬环境的建设,却忽视软环境的治理。比如宰客、服务差,这些在大景区的通病,也在本应淳朴的乡村旅游中出现,这就大煞风景了,也失去了乡村旅游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