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的运营理念是怎么样的
旅游休闲放松是现在很多工作人群的假期选择,旅游成为了城市中工作繁忙的人群的最好的放松方式。那么,想要运营好一个旅游目的地,运营理念是怎么样的呢?
(一)目的地系统整合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区域要成为旅游目的地,仅仅有独特的景区资源是不够的。政府应围绕市场需求,整合区域内的土地、资金、人才、生态、文化等各类资源,引导各类游憩要素配置与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从而形成系统的旅游目的地功能构架。
(二)目的地运作战略
战略是目的地运作的纲领。好的战略既能够保证运作的方向,又能够提供现实运作的路径选择。运作战略的内容包括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重点选择、路径选择、顺序选择以及配套构架。在运作中,必须找到一种“动力机制”和“带动机制”,通过“龙头突破”“薄弱突破”“联动互动”等方法,形成整合运作的动力链,从而实现整体目标。
(三)目的地运营原则
政府要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实际进行工作制度创新,在运营的过程中要把握三大原则:提高经济收益原则、满足美好生活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政府层面要不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经济收益的核心是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单位游客的消费贡献率。降低运营成本要从科学的业态和产品体系入手,改革现有的收入机制,打造项目良好的运营氛围,严控营销等各类费用,剥离不合理的支出。因为旅游目的地承载力有限,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游客的数量,提高单位游客的贡献率就成为了保增长迫在眉睫的问题,可以通过旅游目的地产品的创新、业态的创新、服务管理的创新等来实现游客消费的升级和贡献率上升。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旅游目的地内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业态布局要让人民可以在当地安居乐业,让旅游者可以实现休闲度假需求,真正做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原则,应在生态、产业、社会、空间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开发的探索。针对盲目审批、粗放生产、低效竞争、监管缺位等运营环节出现的问题,必须同时依靠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加强对旅游目的地范围内企业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目的地内景区建设,推动企业发展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的道路,积极做好规划、运营、招商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在业态管控方面,融入“三生融合”理念,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人为核心,区分各种工作性质与工作氛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
相关文章